在隆冬之際,湖北省嘉魚縣新街鎮呈現出一番別樣景象,許多蔬菜都“住”進了溫室大棚。

沙湖嶺村村民楊啟生家種的花椰菜仍在露天大田里,但他卻絲毫不慌。“大家瞧瞧,這花椰菜圓滾滾的,長勢多好啊。”楊啟生信心滿滿地說道,“這是新品種,更耐寒,生長周期也更短。一年能種三季,比普通品種多一季,平均每畝能增收4000多元呢。”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這些新品種源自嘉魚縣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由嘉魚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同組建,通過產學研協同,開展蔬菜良種的研發、繁育和推廣工作。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嘉魚縣潘家灣鎮十里蔬菜長廊考察。他走進田間,仔細察看蔬菜的長勢,詳細詢問蔬菜品種、種植技術以及銷售等情況,并勉勵當地干部群眾要走科技之路、質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種植這一富民產業進一步做好,讓更多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嘉魚縣緊緊圍繞把蔬菜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的目標,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
嘉魚縣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實驗室內溫暖宜人,各類蔬菜生機勃勃。副院長丁美順介紹:“實驗室配備了智慧管理系統,能夠實時掌握蔬菜的生長狀況,智能分析干濕情況、營養參數等。目前已篩選、培育出20多個具備高產優質、抗病蟲害等特性的蔬菜新品種。”
嘉魚縣在培育新品種的同時,也在不斷延長蔬菜產業鏈。當地推動蔬菜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著力提升產業附加值。
走進湖北省嘉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線上一罐罐野藕排骨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嘉魚蓮藕有著悠久的生長和種植歷史,公司開發了藕帶、蓮子、野藕湯、野藕粉等多種產品。”公司總經理唐攀介紹道。
嘉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農文旅進行結合,把藕塘打造成了旅游“打卡”點。該公司流轉了附近600多畝藕塘,打造“湖地野藕生態園”,開發了觀荷、采蓮、挖藕、主題研學等項目,并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
作為全國蔬菜保供的重要生產基地,嘉魚縣已集聚了4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多個蔬菜品種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等認證。嘉魚縣正錨定蔬菜產業,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500余畝的綠色食品產業園,還引進了集交易展示、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中農儲智慧農博城項目。
“我們將堅持走科技之路、質量之路、品牌之路,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助力騰飛,進一步推動三產融合發展,讓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紅火。”嘉魚縣委書記王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