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了《關于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秉持大農業觀和大食物觀,大力推進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它立足于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一關鍵大局,統籌開展提效節糧、開源節糧以及優化結構節糧等工作。積極推廣精準配方低蛋白日糧技術,推行精準飼養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糧飼料資源,加快飼草產業的發展步伐,合理調整畜禽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同時,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強化科技支撐力度,發揮典型的引領作用,以此提升養殖業的飼料轉化率、資源利用率和總體產出效率,推動飼料糧節約降耗,加快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養殖生產體系。
《意見》提出,到2030年,在確保畜禽水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前提下,養殖生產效率將顯著提高。標準化規模養殖方式下的單位動物產品平均飼料消耗量相較于2023年將下降7%以上,非糧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量會大幅增加,種養匹配度也將明顯提升,養殖業在節糧降耗、降本增效方面將取得顯著成效。
《意見》明確了提效節糧、開源節糧、優化結構節糧三個方面的工作舉措。一是推進養殖方式提效節糧,具體包括推廣精準飼料配方技術,推行精準飼養管理方式,發展適度規模高效養殖模式,支持綠色高效飼料添加劑的創制。二是推進飼料資源開源節糧,要健全飼料資源基礎數據庫,深入挖掘利用非糧飼料資源,加快農副資源的提效加工利用,完善新飼料評審制度。三是推進種養結構優化節糧,需拓展飼草產業的發展空間,優化草食家畜的飼草料結構,落實《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加快發展節糧型高效肉禽養殖生產,加大對牛羊生產的扶持力度,加快發展設施漁業。
《意見》要求強化科技支撐和工作保障。重點關注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節糧型新品種的培育推廣以及動物疾病的有效防控。完善組織實施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體效能。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加快節糧型新品種的培育與推廣,提高科學防病治病水平,加大指導服務力度,建立協同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