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仔細的消費者會發現,塑料飲料瓶底部、塑料材質保鮮盒以及清潔劑的包裝上,都會呈現一個帶有箭頭的三角形標識,里面有不同的數字,并對應不同的英文字母。這些終究是什么意思呢?
數字“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材質普通能在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上見到。它透明度好,不易破碎,合適用來裝暖飲或冷飲。需求留意的是,它的最高耐熱度為70℃,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就容易變形,并會析出有害物質。
數字“2”——HDPE(高密度聚乙烯),用于裝清洗和沐浴產品等,倡議不循環運用,不要用來做食品容器。
數字“3”——PVC(聚氯乙烯),耐熱溫度為80℃,高溫時會有有害物質析出。氯乙烯單體是一種致癌物質,因而較少用于食品包裝資料,普通是雨衣、建材等產品的主要資料。
數字“4”——PE(聚乙烯),常用來制造保鮮膜和塑料膜等,它的耐熱性不強,普通超越110℃時易熱熔。
數字“5”——PP(聚丙烯),耐熱溫度能到達130℃,是獨一能夠微波爐加熱的塑料制品。豆漿瓶、微波爐餐盒通常用的都是它。不少微波爐餐盒的盒體是PP材質,但是盒蓋卻是PET材質的。因而,加熱時要把盒蓋拿下來。
數字“6”——PS(聚苯乙烯),常見于碗裝泡面盒、發泡快餐盒,不能用來盛裝強酸和強堿食物及微波爐加熱。
數字“7”——PC(其他),常用于制造水壺、太空杯、奶瓶等,商場、百貨公司常用這種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在高溫下容易釋放出有毒物質雙酚A。(陳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