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送菜公司
推薦 喝紅酒能抗癌?科學離謠言只差一篇朋友圈文章
發布時間:2017-03-19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喝紅酒能抗癌?科學離謠言只差一篇朋友圈文章
在微信朋友圈里曾有一篇文章《美國正式確認紅酒抗癌》,聲稱耶魯大學的研討標明“喝紅酒能夠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固然這篇文章后來被認定為不實信息,但曾經得到了“10萬+”的閱讀量。這里要講的是:這樣一個傳說是如何出爐的。
小樣本調查
不能確認結果且說服力低
耶魯大學的確有過一項研討,討論紅酒與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關系。這項研討的結果最早是在2009年的癌癥學會年會上報道。然后,在2010年的《癌癥生存期刊》正式發表。固然那篇微信文章中所說的數字跟論文中稍有一點不同,但沒有實質性的差異,能夠肯定援用的就是那篇論文。
這項研討是流行病學調查。在科學研討中,流行病學調查常常只是發現現象,提供假說,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確認結論”。也就是說,僅僅是基于這是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微信文章說“確認”就曾經是言過其實。
這項調查長期跟蹤了575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況。結果發現:喝葡萄酒患者5年生存率是75%,而不喝葡萄酒的則是69%。由于這些人除了喝不喝葡萄酒之外,還存在著其他方面的不同,而那些要素也可能招致這個生存率的差異。研討者經過統計工具,排除了年齡、教育情況和抽煙等要素的影響之后,喝酒者的五年生存率還是要比不喝酒的高一些。但需求留意的是,這些只是研討者搜集了數據的要素,并不能涵蓋所有的影響要素。
更重要的是:一項幾百人的流行病學調查,75%與69%的差異其實相當小(雖然在統計學上算是有“顯著性差異”)。研討者討論這項研討結果時也提到,喝葡萄酒的人可能伴隨著更好的社會經濟條件。但是,社會經濟條件的數據并沒有搜集。他們試圖用社會經濟條件所伴隨的飲食習慣來解釋五年生存率的差異,不過,結果是經濟條件好與不好的兩組人在“健康飲食”方面的差異也并不明顯。
實際上,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更主要體現在醫療保障條件上。醫療保障,遠比其他要素更能影響癌癥患者的壽命。
簡而言之,這只是一項證據力度非常弱的小樣本流行病學調查,其結果完全無法說明“喝紅酒能夠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
大樣本調查
喝酒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如果真要討論喝酒對癌癥發生的影響,就應該看看科學界做過的更多研討。2004年,意大利學者匯總了過去三十多年中關于喝酒與腫瘤等14種疾病以及受傷情況的研討論文,涉及的研討多達156項,總人數超過了11萬。他們發現,只要喝酒,就會增加癌癥的發生風險。風險的增加幅度跟酒精的量相關,不管是白酒、葡萄酒還是啤酒,只要有酒精,都同樣增加風險。比如,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當于2兩50度的白酒),那么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將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都會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風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固然這些也主要是流行病學的調查,也只是發現了“相關性”和假說,而不是“確認”,但是這些研討總體的樣本數和風險的增加幅度,都遠遠比耶魯的那項研討要高。也就是說,跟耶魯的那項研討相比,這些“喝酒會增加患癌風險”的論文證據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