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進程中,虎門鎮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全力確保人才能夠“引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廣東綠卡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卡公司”)創優中心所長、企業首席質量官黃啟成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日,記者前往綠卡公司,深入了解高層次人才黃啟成的日常工作情況,以及他在水產養殖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30年深耕龜鱉養殖 成功選育良種“珠水1號”
1994年,黃啟成從廣東海洋大學湛江水產學院淡水漁業養殖系畢業后,來到虎門并入職綠卡公司,自此專注于中華鱉的養殖與研發工作。1998 - 1999年,他先后參與了綠卡“省級中華鱉良種場”與“國家級中華鱉良種場”的建設工作。2003年,在他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綠卡中華鱉被農業農村部認證為首批無公害水產品。2020年,中華鱉“珠水1號”水產新品種成功通過國家審定,成為廣東首個獲批的龜鱉新品種。
30年來,黃啟成從龜鱉的良種選育、種苗繁育,到無公害養殖,一直深耕龜鱉養殖領域,有力地推動了東莞龜鱉養殖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龜鱉養殖專家。
在談到中華鱉“珠水一號”時,黃啟成表示,這是他們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聯合培育的水產新品種。盡管通過國審新品種的時間不長,但選育周期卻十分漫長。從1992年起,他們就開始進行種源積累,從洞庭湖水系引進野生中華鱉進行選育,經過六代連續選育,于2013年選育成功。之后又經過多年的中試和對比試驗養殖,最終在2020年通過新品種審定。
黃啟成還表示,培育“珠水1號”有諸多講究。從受精卵、稚鱉、成鱉、后備親鱉,到育苗親鱉等6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良種標準進行篩選,并分親系專池培育,然后將每世代、每環節選育的良種放到天然生態環境中生長。
據黃啟成介紹,中華鱉“珠水1號”最大的特點是生長速度快,比普通品種快13% - 16%;其體色呈現青背玉底,體形更為整齊,裙邊也更加寬大。
“‘珠水1號’體色好、裙邊寬,膠原蛋白含量高,營養價值也高,所以目前在市場上的接受度比較高。近幾年綠卡公司年銷售收入達到了5000萬至8000萬元。”黃啟成說道。
積極開展技術攻關 大力推廣良種服務應用
2022年,黃啟成領辦成立了漁業“輕騎兵”鄉土專家黃啟成工作室。同時,作為國家級中華鱉良種場技術負責人,他參與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多項科研課題,主持完成了多項省市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他創新推廣工作方法,利用技術養殖市場各類信息平臺拓展為農服務;組織開展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示范推廣和指導培訓,引導養殖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切實提高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近五年,我們的良種服務推廣應用面積已接近3萬畝,推廣的苗種產值去年在全省達到6個多億。”黃啟成介紹道。
在談及政策扶持與未來發展時,黃啟成坦言,近年來虎門在農業、技術、人才、工商等領域對企業及個人給予了大力扶持,這不僅助力他們在技術推廣和研發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也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來源: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