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來自東莞厚街的“90后”青年。外表溫文爾雅的他,內心卻藏著一顆堅定不移、執著追求夢想的心。
作為東莞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一名農保員,王浩賢工作認真且細致入微。他常常手持粵農保APP,用雙腳去丈量每一寸果田農地。為了贏得農戶們的信任,讓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深入人心,他費盡唇舌,想盡各種辦法,一連和農戶簽下了百余封政策真實性保證書。當接到農戶遭遇災情的報案后,即便面對臺風和暴雨的惡劣天氣,他也毫不畏懼退縮,依舊駕車穿梭在泥濘、危險的山谷之中,只為了能及時將理賠款送到農戶手中。他熱愛農業事業,還不斷挑戰自我。他就是東莞人保財險厚街支公司的農保專員——王浩賢。在2023年,王浩賢榮獲了東莞市保險行業協會“十佳”新人獎。
做事認真,精準核實,真心服務
2022年10月,王浩賢從策展行業轉行,進入東莞人保財險厚街支公司,成為了一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專職農保員,主要負責全鎮政策性農險的推廣、承保以及協賠等工作。當被問到選擇農險工作的原因時,王浩賢坦誠地說,雖然農保員的工作很辛苦,需要爬山頭、走田地,但他就是想挑戰自己,而且這份工作還能滿足他對農業的熱愛。
厚街鎮毗鄰大嶺山森林公園,轄區內農地和林地分布較為廣泛。這里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荔枝、水稻、蔬菜以及茶葉等農副產品。其中,荔枝種植尤為出名,轄區內有17個種植社區,種植面積約3.5萬畝,種植面積位居全市第一。據不完全統計,種植荔枝的農戶達到了一千余戶。自2022年以來,要核準投保農戶的種植面積等情況,基本上都需要挨家挨戶進行核實。
“核實時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精準核實。”王浩賢說道。由于無人機航測精度不高,每次進行林地核實時,他都堅持手持粵農保APP,用雙腳去丈量。“這樣實測出來的精度高,農戶們大多也認可并接受。”此前有一位種植砂糖橘的農戶,一開始填報了80畝林地,后來王浩賢步行實測只有70畝。經過溝通后發現,雙方的分歧在于砂糖橘的果苗認定上。按照認定規定,果苗植株要長到成人腰部高度才能算作投保面積,而這位農戶有10畝果苗只長到了膝蓋高度,所以不能算作投保種植面積。面對分歧,王浩賢表示,他堅信自己是來真心服務農戶的。如果解釋不清楚,就想辦法詳細解釋,一次不行就多次溝通,直到贏得農戶的信任。最終,在王浩賢以及村里工作人員的多方解釋下,農戶不僅接受了70畝實測面積的事實,還了解了王浩賢秉公辦事的性格,從而對他更加放心,并連續兩年進行續保。
簽下百余封保證書,贏得農戶信任
“農戶最看重的是你的服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22年是王浩賢初次接觸政策性農業保險,當時,厚街鎮新圍社區的農戶參保率較低。據新圍社區新荔荔枝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歐陽容開介紹,政策性農險推廣之初,包括他在內的很多農戶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的好政策,對政策存在懷疑,所以推廣政策性農險的難度非常大。
為此,王浩賢團隊聯合新圍社區村委會,組織召開了宣講會。新圍村是厚街鎮的一個客家村,參加活動的村民語言溝通存在障礙,王浩賢不得不用三種語言與農戶們進行交流,以此拉近與村民的距離。然而,或許是出于對保險業務員的固有成見,又或許是村民本身的防備心理,許多村民對投保政策性農險反應冷淡。王浩賢為此絞盡腦汁,采取了多種措施,比如請來村委會干部擔保,還引用了鄰村成功獲賠的案例來說明保險的好處,但響應的村民依舊寥寥無幾。
“有些村民甚至說‘你找村干部來也沒用,我不會輕易相信’,這讓我感到十分無奈。”王浩賢說。盡管他費盡口舌,把道理都講明白了,還有村干部的支持,但農戶們仍然對荔枝受災后爆果、裂果能夠獲得賠償持懷疑態度。王浩賢坦言,村民的反應讓他感到極大的挫折,一度想要放棄新圍村。但在咨詢了支公司領導的意見后,他意識到自己只是還沒看到轉機。領導的鼓勵讓他決定再嘗試一次,相信總能找到突破口。于是,他決定采取“約法三章”的策略,與農戶簽訂了百余封政策真實性保證書,說明政策性嶺南水果保險是有政府政策支持的,是真實可信的。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農戶們最終放下了心中的顧慮,開始陸續投保。僅用兩三天時間,新圍村就有超過100戶農戶加入了政策性農業保險。
特別是在2023年9月臺風“海葵”襲擊東莞后,王浩賢在農戶心中的信任度大幅提升。“當時新圍賠了240多萬元,農戶拿到政策性農險的賠付款,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讓我去他家里喝茶,就像多年未見的老友一樣。”新圍社區的成功實踐極大地增強了王浩賢的自信。正是這份自信,不斷激勵著王浩賢跋山涉水,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利好政策傳遞給更多農戶。
不畏艱險,讓農戶嘗實惠并愛上農保
在從事農業保險工作的過程中,駕車翻山越嶺是王浩賢的工作常態,但最險峻的并非山路,而是在臺風中逆向而行。2024年4月,大嶺山森林公園內的一個荔枝園受災,王浩賢與協保員方成聰迅速前往現場勘查。那天,臺風肆虐,暴雨傾盆而下,山路泥濘不堪,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山谷。王浩賢的車突然右后輪陷入泥坑,有下滑的趨勢。他猛踩油門試圖脫困,卻反而陷得更深。幸運的是,方成聰及時用硬板支撐住車輪,才使得車輛得以脫險。王浩賢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如果當時沒能脫困,可能就會發生塌方,跌落山崖。”
10月31日,記者跟隨王浩賢來到了新圍社區的開記農業園,拜訪了農戶歐陽容開。園地位于大嶺山森林公園深處,狹窄的山路僅能容納一輛車通過,旁邊是令人膽寒的陡峭山谷,連手機信號都很難找到。然而,這樣的路況對王浩賢來說早已習以為常。“除非是暴雨鎖山,臺風阻路,否則我絕不會退縮。”王浩賢說。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對這份農保工作充滿敬意,另一方面是他對農業的熱愛。在東莞人保財險厚街支公司經理方慶鋒看來,王浩賢無論在人格還是業績上都非常出色,“去年,我們支公司的政策性農險投保保費幾乎占到了東莞市公司的一半,這背后離不開王浩賢團隊的努力。”
自2024年5月起,東莞連續遭遇強降雨,厚街、石碣等地的荔枝種植遭受了嚴重打擊。在人保財險東莞市分公司的指導下,厚街支公司增派人員,組建了超過20人的查勘理賠小組,分赴各山區進行勘查,加快理賠進度,確保受災農戶能夠及時獲得賠償。“那幾天,大家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汗水浸濕了衣衫,換了幾套衣服都數不清了。”方慶鋒說。正是有了像王浩賢這樣敬業、堅韌、勇于突破的員工,厚街支公司的農險業務在三年內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投保保費增至1100萬元,有效提升了政策性農險的覆蓋率和認可度。
數據顯示,厚街鎮的荔枝投保面積已達80%,茶葉和水稻的投保面積更是達到了100%。新圍社區新荔荔枝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歐陽容開感慨地說:“東莞人保的農保服務就像紅娘一樣,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好處,從而從心底愛上了它。”目前,包括新圍社區在內的10多個社區的農戶投保熱情高漲,實現了從“要我買”到“我要買”的轉變。
展望未來,王浩賢表示將繼續履行職責,努力在蔬菜和水產業務上取得突破,創新推出更多定制式保險產品,滿足厚街多元化農業發展的需求,推動東莞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