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消息,1月10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韓俊前往部直屬單位開展調研工作。在調研過程中,韓俊著重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三農”工作所作出的重要論述,緊密圍繞黨中央有關“三農”的決策部署,聚焦核心職責與主要業務,積極主動地謀劃并開展各項工作,為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韓俊首先前往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進行實地調研。他走進中華農業文明陳列展廳,詳細了解農耕文明的保護傳承以及開發利用等工作情況。韓俊指出,中華文明的根基在于農耕文明。在數千年的勞動實踐中,中國傳統小農生產遵循天時、地利的規律,高度重視人和的因素,創造出了豐富多樣的農耕技術,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農耕文明的保護與利用,深入挖掘、繼承并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持續推進農業古籍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以及古農書的全面收集整理工作,舉辦多種形式的主題展覽展示活動,生動講述農耕文明所蘊含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讓有形的農業文化遺產和活態的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出獨特的魅力與風采。同時,要充分發揮展示“三農”改革發展成就的窗口作用,全面展示新時代農業農村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以及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入闡釋中國脫貧攻堅所具有的世界意義,發出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此外,還要持續辦好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助力特色優質農產品打造品牌、拓展銷路。
隨后,韓俊來到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了解農業農村數據的匯集管理、整合應用等工作的開展情況。他強調,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要進行統籌規劃,健全農業農村數據的采集、加工、管理、流動、應用等相關制度,建設好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推動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的整合,促進農業農村各行業各領域公共數據的開放共享。要加快農業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觀測網絡和數據采集體系,圍繞智慧農業的發展創新并拓展數據應用場景,組織優勢力量開展大數據、大模型的聯合攻關。要加快推動數據資源與育種創新、耕地保護建設、農業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治理的深度融合,持續提升農業農村的數字化水平。
國家首席獸醫師(官)陶懷穎等一同參加了此次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