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販將成箱蔬菜擺放在批發市場內,等候買家 王曉斌 攝
中新網海口1月9日電 (記者 王曉斌)說起海口的菜價,與之關聯的關鍵詞是“貴”。海南是全國人民的冬季瓜菜基地,為什么會呈現“守著菜籃子,吃著最貴菜”?記者近一時期對蔬菜從“菜園子”到“菜籃子”的流通環節作了細致調查,試圖解析海口菜價的構成。
海口的蔬菜大致分為隨行就市的本地產蔬菜、島外輸入菜和政府為平抑菜價而投放的“平價菜”。
海口菜籃子基地工人在采摘青菜 王曉斌 攝
島外輸入菜怎樣“貴”起來的
記者以常見的土豆為例,看島外輸入菜的“加價”過程。
海南市場上的土豆大都產自山東、內蒙古一帶。農產品信息網站上的數據顯現,山東近日的土豆批發價錢依據種類成色不同,每斤0.4元到0.8元不等。海口的一級批發商在當地組織好貨源,然后聯絡貨車運輸。
張偉是貨車車主,“這趟老板給10000元運費。前幾天價更高,山東到海口要一萬二三。”載著18噸各類蔬菜,張偉從山東一路南下,走高速公路綠色通道,差不多花了三天時間。按物流運費10000元計算,18噸土豆物流運費本錢每斤0.28元。
工人在蔬菜批發市場內卸貨 王曉斌 攝
海口南北蔬菜市場(海南鳳翔蔬菜批發市場)是海口乃至海南買賣量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外地蔬菜普通保送至此。海口市場卸貨之后,批發商組織工人對土豆分揀。工人們翻開袋裝或箱裝土豆,挨個檢查土豆成色,有損壞的立刻扔掉。
分揀過的土豆,檔口掛牌出賣價錢每斤1.1元-1.5元。二級批發商或者農貿市場攤販前來批貨,分銷往海南相關市縣及農貿市場,或分散批發給海口農貿市場攤販。農貿市場攤販依據拿到的貨的價錢和成色,加上自己的本錢和預期的利潤,對外售價每斤2.5元-3元不等。
瓜菜收購商與菜農買賣 王曉斌 攝
本地菜怎樣也如此“貴”
記者以茄子為例,看本地菜的“加價”過程。
海南本地菜農普通不會自己拉菜銷往農貿市場,他們把菜出賣給當地菜販,由菜販集中收購后運往海口市場。王永就是這樣一名菜販。“每天上午收菜,茄子、豇豆、葫蘆、白菜等幾百斤到五六千斤不等。”中午時,王永就開著小貨車送到50余公里外的海口南北蔬菜市場。“海南本地菜每噸收費45元進場費,另外還有停車費、搬運費等開支。”
“這個茄子成色普通,收購價每斤兩塊錢。”王永這天收了120斤茄子,這批茄子每斤將加價兩角錢,在海口南北蔬菜市場售出。
收購價錢是怎樣構成?假定供需關系維持平衡,其一,菜農種菜本錢是定價基礎,但僅是基礎,只能做參考;其二,當前市場售價是主要因素,菜販會依據該種菜的終端售價確定收購價錢,個體菜農幾無議價能力;其三,同類蔬菜不同品色價錢也有差異。
二級批發商在蔬菜批發市場批貨 王曉斌 攝
菜販和菜農關系,互依互存。市場行情好時一起賺錢,行情差時共度難關。“青瓜大批上市的時候,八十斤每箱收購價24塊,市場10塊錢一箱賣出去。”王永說,菜價大跌時若按市場行情收菜,讓菜農獨自承擔損失,行情好時菜農就會不賣菜給他。
海口南北蔬菜市場,二級批發商或者農貿市場攤販前來批貨,分銷往各市縣及農貿市場,或分散批發給海口農貿市場攤販。
蔬菜批發市場內一車從山東來的土豆剛被送到 王曉斌 攝
農貿市場攤販依據拿到茄子的價錢,加上自己的本錢和預期的利潤,對外售價每斤2.8元到3.5元不等。“本地菜加價會相對少些,普通每斤加5毛到一塊多。”白龍農貿市場的攤主李姐透露,在批發市場批貨時本地菜沒有保鮮冰瓶等吃秤,相對比較劃算。
海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海南本地蔬菜生產存在季節性、結構性問題。冬春季節是海南蔬菜生產旺季。夏秋季氣溫高病蟲害多,雷雨臺風等災害天氣頻發,菜農或蔬菜公司種植積極性不高。結構性問題表現在海南冬季瓜菜主要以瓜類、椒類、豆類、茄類為主,占到了蔬菜總產量的95%以上。海口農貿市場里,本地產的葉菜依據種類不同,常年保持在每斤3元、3.5元、4元、4.5元左右,遇到特殊天氣,則會上漲。
農貿市場內菜籃子平價菜價錢公示表 王曉斌 攝
平價菜如何“平”
海口的“平價菜”主要是由海口菜籃子產業集團(下稱“菜籃子集團”)投放運營。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海口公益性國有獨資企業,試圖通過打造全鏈條綜合性產業、持續投放平價菜等措施,擔當“保供穩價”的使命。從菜園到賣菜攤,如今菜籃子集團的產業幾乎已經覆蓋了整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
海南省物價局監每日測數據顯現,相比海口幾大農貿市場,菜籃子平價菜銷售點的菜價長居洼地,所售菜類每斤低于其他市場0.4元到3元不等。圓白菜“菜籃子”平價1元/斤,農貿市場售價在2-2.5元/斤;土豆“菜籃子”平價2元/斤,農貿市場每斤售價在2.5-3元之間;茄子“菜籃子”平價2.5元/斤,農貿市場售價3-4多元/斤。
農貿市場內攤販在擇菜 王曉斌 攝
物流本錢高企有效產量不足
為什么海南菜價居全國前列?為什么海南產的菜,在海口的終端售價高過幾千公里外的北京?我們采訪了海南農產品流通協會會長舒景寶和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兩位業內專家一致認為上述問題確實存在。
“在物流方面,海南島就是一個死角。”舒景寶認為,在全國物流版圖上,海南島偏居一隅且進出要靠輪渡過海,都會造成物流本錢增加,另外海南島市場容量小,也難以發展完備的供應鏈。“如果北京哪樣菜缺供應,周邊省市的商家馬上會嘩啦啦發車填補。”
菜農在田間培育菜苗 王曉斌 攝
至于海南產的菜海口售價高過北京,張玉璽認為這是規模化帶來“效果”。“海南的瓜菜是面向全國的,是全國人民的冬季大菜園。有的種植基地雖基地在海南,但就跟孩子代孕似的,生完孩子是人家的,直接拉走了。”剩下少量再流入當地市場,經過層層轉手價錢就推高了。
“海南菜價一直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主要由本錢高、技術水平低、熱帶島嶼氣候、組織化程度低、有效產量不足及終端銷售規模小等多種因素所致。”海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通過全面落實好“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保障常年蔬菜基地供應量,建立與云南廣西等產區的供銷合作機制,落實并完善瓊州海峽進島蔬菜綠色通道等方式來逐步解決。
(責任編輯:吳曉薇)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www.hflo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