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東莞市荔枝高接換種與防災減災的技術水平,同時切實做好本土荔枝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工作,6月19日,2024年莞荔天團下鄉支農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場觀摩會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觀音綠荔枝種質資源原生地保護圃盛大舉行。
此次觀摩會邀請了多位行業權威專家出席,其中包括華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李建國,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荔枝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廣東荔枝產業協會會長向旭,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教授、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深圳綜合試驗站站長喬方等。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中心、市農技辦相關負責人,相關鎮街(園區)農林水務局荔枝生產工作負責人以及荔枝種植戶代表共同參與了本次觀摩會。
參會人員在現場實地參觀了觀音綠荔枝種質資源原生地保護圃,并聆聽了農技服務“輕騎兵”關于荔枝管理技術要點的詳細講解。隨后,三位專家分別圍繞荔枝產業現狀、種植技術、防災減災、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授課分享。
李建國教授深入分析了荔枝大小年產生的原因,介紹了部分荔枝新品種,并在荔枝防災減災和生產管理方面給出了專業建議。他提醒大家,近期要密切防范強降水、雷擊、短時大風及其他次生災害,及時采收成熟的荔枝,做好保果壯果、病蟲防控等工作;對于果樹嫁接后的管理,要注意防蟻防曬防風、及時抹芽,做好肥水管理,適時進行摘頂整形、解綁和鋸抽水枝等荔枝高接換種及配套栽培管理工作。
向旭研究員對今年荔枝生產形勢進行了全面且詳細的分析。
喬方教授圍繞荔枝品牌打造提出,要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辟農文旅工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推動東莞荔枝產業升級,實現品牌價值增長和影響力擴大,進而帶動企業增效、果農增收。
觀摩會結束后,市農技辦、市農科中心農技服務“輕騎兵”還在現場為種植戶提供了荔枝種植管理、防災減災等方面的技術指導服務。
參會的荔枝種植戶紛紛表示,本次觀摩會內容豐富且緊密貼合生產實際,不僅讓大家學到了實用的種植技術要點,還為農戶們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優質平臺。
近年來,東莞市圍繞打好荔枝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制定了荔枝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方位布局了涵蓋品種培育、種植、加工、銷售、文旅融合和數字化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務實舉措,全力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于讓荔枝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打響“高端荔枝出東莞”的區域品牌。東莞十分注重加強對本土特色荔枝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開展了觀音綠荔枝種質資源原生地保護圃建設項目。該項目位于樟木頭鎮金河社區,于2024年4月底建成,其主要目的是保護、開發和利用本土特色荔枝種質資源。觀音綠原產于樟木頭鎮,1號、2號母樹位于保護圃內。觀音綠是目前全國三個屬于“品質特優”的荔枝品種之一,其焦核率高達95%,可食率81.6%,肉質細嫩、晶瑩爽脆、味清甜、香味濃郁。
來源:東莞農業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