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的到來,鳥類鸚鵡熱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為了切實保障公眾的健康,現就鸚鵡熱以及相關的防護措施作出如下提醒:
一、什么是鸚鵡熱
鸚鵡熱是一種由鸚鵡熱衣原體引發的人畜共患傳染病。需要注意的是,鸚鵡熱衣原體不僅會讓鸚鵡感染,幾乎所有的鳥類都可能被感染,其中包括雞、鴨、鵝、鴿等常見的家禽。而且,它還能夠通過接觸感染動物或者其分泌物,傳播給人類。人在感染之后,可能會出現高熱(體溫達到39 - 40℃)、頭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癥狀。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引發肺炎、心內膜炎、肺水腫等疾病,甚至會造成多器官損傷。
二、高風險人群
家禽養殖及市場的從業人員、寵物店的工作人員以及鳥類飼養者、獸醫工作人員等,都屬于高風險人群。此外,市民如果接觸野禽、死禽及其排泄物,同樣存在感染的風險。
三、我們該如何預防鸚鵡熱
1. 要加強養殖場和市場環境的消毒工作,并且定期對家禽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
2. 在購買鳥類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渠道,以確保所購買的鳥類是健康的。同時,要定期清潔鳥籠,避免接觸鳥類的排泄物。
3. 在處理家禽的時候,要佩戴好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家禽的分泌物。在食用家禽時,務必將其煮熟、煮透。
4. 要避免接觸野生鳥類或者來源不明的家禽。在接觸鳥類之后,要及時洗手,保持個人衛生。
5.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且告知醫生相關的接觸史。
鸚鵡熱衣原體感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公眾不必過度恐慌,但需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護措施。如果發現鳥類或家禽出現異常死亡的情況,應及時向當地農業或衛生部門報告。
供稿:市疫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