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商務委表示將停止新批早餐車網點,取締非正規早餐車,鼓勵餐飲門店增設早餐,以加快居民早餐規范化進程。
一周來,記者深入各區縣早餐市場,了解到早餐市場在目前的發展業態下,其規范化健康發展須立足將早餐“游擊隊”收編成“正規軍”、早餐經營者通過“尋租”進入餐飲門店、多創新品滿足個性化需求等三大出口。
出口一
餐飲公司收編“游擊隊”
在早餐市場業內人士看來,由個體企業、私人公司出面,對市場上的流動攤販進行“收編”,按照相關早餐經營政策將其打造成“正規軍”,成了繼政府招標公司經營規范早餐車之外的一種新模式。
“我們已經‘收編’了8個流動早餐攤,與政府部門推出的規范早餐車相比,除了性質不一樣,我們其他方面都不遜色,”前天,北京卓信榮興餐飲管理中心的韓國慶分析稱。
據了解,前不久,該餐飲公司從目前無照早餐攤經營狀況與市商務委要求出發,選擇在林校路街道義和莊南里為試點,對無照早餐攤進行“收編”,成功規范了8個流動早餐攤。餐飲公司對這些流動早餐攤統一更換新的早餐車,定期為餐車消毒,為經營人員統一了服裝,辦理了健康證,并進行了簡單培訓,同時還規范了早餐食材的統一加工和配送,以保證食品質量。目前,這8輛規范后的早餐車已在人流密集的車站、地鐵站及醫院門前“安營扎寨”。
家住義和莊南里的加盟者胡師傅稱,自己以前推著由三輪車改造的餐車賣煎餅,常常被城管、街道驅趕,每天收入兩三百元,加盟以后,每天收入五六百,“以前不注意衛生,現在出攤得戴口罩、手套,隨時保持餐車衛生,車子很好,也不怕刮風下雨了。”
對于該類收編,大興城管因其“手續齊全”表示“認可”。林校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收編并規范無照餐車是一件好事,“因為有手續,管理也規范,目前看收編后的效果很好,只要能夠保持,我們就會支持。”
分析
流動早餐點被稱為早餐市場中的“游擊隊”。隨著北京市規范化早餐的進程,目前已從城區內主要公交地鐵站點及居民區等人流量較多處退守到郊區交通站點。其普遍問題是經營人員無照上崗,餐具不潔凈,食品安全難保證,經營環境臟亂差。
該類早餐因“方便”、“便宜”等因素也吸引了不少顧客購買。隨著北京市早餐規范化進程的推進,該類攤點已被列為“不鼓勵”業態,且隨時面臨“清理”或“取締”。
引導街道、社區、社會單位或餐飲公司進入,將流動攤販予以規范,加強對早餐衛生、質量、環境等方面的監管,為其發展提供服務,對早餐規范化建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出口二
“尋租”餐飲門店創多贏
8月1日早上8時,記者在昌平區回龍觀的李記隆興盛餐館看到,40多位前來排隊購買早餐的顧客排成了兩條長龍,“地方小,人手緊張,沒辦法,”餐飲工作人員邊工作邊說。
一周來,記者先后走訪了鼓樓西大街包天下、成壽寺路大眾小吃、外婆紅燒肉等10余家經營早餐的門店,除個別存在衛生狀況差外,大多餐飲門店因經營油條、包子、紫米粥、涼菜、醬肉等10余種至數十種傳統早餐而受熱捧,不少門店都存在排隊現象。
然而,由于早餐是個技術活,其經營利潤又比較低,不少餐飲門店想做早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前天上午,記者沿宣東大街南側自西向東至和平門地鐵口右轉至琉璃廠,在步行半小時的路程內,沒有找到一處早餐點。途中,一餐館經營者反映,自家店內去年曾做過近一年的早餐,“當時人手少,雖然只賣豆漿包子炸油餅,居民也都排隊買,”餐館老板、一東北老奶奶稱,因為早餐利潤薄,店內人手不夠而停業,“我們一直想出租早餐,只要求對方用好油、好面,別砸了我們的牌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