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美味,拒絕脂肪——調味品點亮你的生活
選擇口味偏重的食物更有助于健康飲食計劃的推進。清淡的食物會使人缺乏滿足感,讓人感覺被剝奪了享用美食的權利。這種情況下,即使你已經飽了,在心理上仍會有饑餓感。辛辣的食物更容易讓人產生滿足感,像紅辣椒、姜和黑胡椒等能加速新陳代謝,使體溫升高,在餐后3小時內能幫助你燃燒更多脂肪。
2.考慮顏色——色彩豐富為妙
餐盤上的色彩越豐富,維生素的含量就越多。如果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脂肪酸的攝入不足,就會讓人仍感饑餓。那么,試試西紅柿、鱷梨、柑橘、鮭魚和花椰菜吧!
此外,把食物加工變白的過程就意味這些食物在擺上餐桌前已經被部分消化了。沒有經過精加工的食物(糙米、全麥面包、粗糧通心粉等)能延長飽腹感,因為消化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3.海鮮大餐——高營養低脂肪
海鮮美味易飽,并且其飽和脂肪的含量很低。肉質為白色的魚類和貝殼類食物基本上不含脂肪。而像鮭魚、鯖魚這類富含脂肪的魚,其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極高。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人們擁有愉悅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
剔除“肥胖基因” 狂食不怕胖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控制體重的“肥胖開關掣”基因。這種基因被剔除后,可以令人即使吃大量垃圾食品也不會發胖,而且可以預防糖尿病、肝病及其他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引起的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把老鼠身上一種基因剔除,可防止老鼠癡肥,即使老鼠狂吃高脂肪食品也一樣有效。密歇根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艾倫?薩蒂耶說,該基因叫做“IKKE”,在老鼠身上是癡肥的控制中心。當研究者成功抑制該基因,即使它們吃高脂肪食品,老鼠也會纖瘦。
當正常老鼠吃高脂肪食品,其IKKE蛋白激酶水平便會上升,新陳代謝率放緩,老鼠體重亦隨之增加。 與此同時,被刪去IKKE基因的老鼠吃高脂肪食品卻不增加體重,顯然是因為IKKE基因被刪去后,新陳代謝控制亦告放松,使它可以加快燃燒更多的卡路里,而不是把那些卡路里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如果進一步研究顯示“IKKE”與人類的癡肥有關,則該基因和該基因生產的蛋白,將成為重要研究目標,研究治療人類癡肥癥、糖尿病和相關并發癥的藥物。不過,研究人員表示,要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人類癡肥癥和糖尿病,可能還需要10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