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報報道了海淀工商分局執法人員對超市內經營的凈菜進行檢查。北京三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綠公司)假無公害蔬菜流向超市一事后,三綠公司蔬菜在全市范圍內的售點均被下架。當天,市農業局、海淀工商分局緊急對本市部分超市和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未發現三綠公司蔬菜產品,并對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等進行了抽檢。甘家口大廈超市表示,如有消費者退貨,將實行“買一賠一”。
超市稱退貨可買一賠一
昨天下午,海淀工商分局食品科4名執法人員先后來到甘家口等超市突擊檢查。甘家口大廈超市承認賣過三綠無公害蔬菜,但目前已經下架。工商人員對超市的蔬菜進行了全面檢查,包括認證證書、進貨臺賬等。工商人員對其他標稱“無公害”、“有機”的蔬菜進行了抽樣,將送到有關檢測機構,對農藥殘留等指標進行檢測。
市工商局有關人士昨天表示,工商部門一直要求超市和商場向廠家索要營業執照、質檢報告等相關資質,今后還將嚴格要求超市商場嚴把進貨關,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甘家口超市營銷部長助理潘桂萍介紹說,他們大約是2005年開始引進三綠公司的無公害蔬菜,“我們對他們的基地都進行過考察,并對他們的證書和資質進行過嚴格檢查”,她同時出示了三綠公司提供的各種資質證書。潘桂萍表示,下架產品后,超市還會有進一步的處理措施。前兩個月,甘家口超市共銷售出三綠產品11萬元,這筆錢將暫行封存。根據雙方的合同,如因對方原因出現問題,將收取一定的違約金。
甘家口超市同時表示,如果消費者有要求退貨的,超市將給予退貨,并根據消法的規定,實行買一賠一,“先要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交代。”截至昨天下午,尚無消費者到該超市要求退貨。
違法問題凸現監管難題
甘家口商場超市方面表示,他們曾專門派人對三綠公司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進行了調查,確認沒有問題才引進。昨天,甘家口超市就此事召開多次會議,“但這種由廠家本身暗中操作的違法行為,我們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海淀工商執法人員說,這種披著合法外衣干違法的事,監管起來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以三綠公司為例,該公司有各種資質,也有基地。執法部門雖然也抽檢,但不可能批批檢測。據了解,送檢一個項目至少就需要1000多元,如果批批檢測,“蔬菜就成金菜了。”工商人員表示,他們也將就這個課題進行研究,與超市等流通企業進行溝通,找出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農業專家透露,三綠事件絕非個案,還有很多公司或生產基地都在打這個擦邊球。“農業局認證的無公害蔬菜或者是綠色蔬菜,都是對這些公司或企業的生產基地里產出的菜進行認證的,現在很多企業或公司拿著認證的手續,實際上當初認證的土地早已經干枯,沒有什么蔬菜生產出來,都出去買然后再包裝。”
該專家表示,最核心的問題是利益問題,超市和企業都是利益共同體,而相關的認證部門也不排除認證過程并不科學合理。政府部門在認證后,定期抽查無法覆蓋所有領域,所以企業有可能在流通領域、運輸環節“做手腳”。
三綠已起草整改方案
昨天下午,位于大興區清源東路北一條10號院的三綠制作點已被關閉。
三綠公司總經理助理趙洋說,昨天早晨,他們在全市售賣點的蔬菜和水果全部被下架,大興區食品辦公室已責成他們限期提交整改方案。隨后,記者從其他售賣三綠產品的超市了解到,昨天一早,就已將三綠公司的蔬菜和水果進行了下架。
趙洋說,他們目前起草的整改方案包括:將商標上所含有的無公害字樣去掉,并將以現在的科技示范園區為基地,進行重新認證,認證后,在超市銷售柜臺內;他們將在真正的無公害蔬菜和水果上進行標注,非自己基地生產的蔬菜和水果,則只貼“三綠”的商標。
目前,三綠公司已起草了幾份整改方案,但具體是否能通過,還要等農業部門商討后決定。
公司認證資格恐被取消
市農業局無公害食品辦公室童(音)主任稱,蔬菜等農產品本來就是低利潤行業,但一些公司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惜采取違規違法的方式。目前他們正對三綠公司擬訂處理辦法,擬取消其無公害認證資格,今明兩天處理決定就將做出。
童主任說,經過調查,取得認證的北京大興三綠菜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綠菜蔬公司)變更后,授權給三綠公司使用認證證書,這種行為是違規的,因為如果公司發生變更,也需要有關部門重新認證審核其資格。如果三綠菜蔬公司從中收取利潤,將被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如未收取,則處1萬元以下罰款。他說,昨天一早,市農業局就派出兩批人員,到市內10家大型超市和市場進行抽查,并將取得過無公害蔬菜認證資格的公司負責人召集起來,讓他們引以為戒。